以塞罕坝精神,激励新时代“打工人”

塞罕坝隶属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,她是蒙汉合璧语,意为“美丽的高岭”,历史上素有“千里松林”的美誉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,塞罕坝被荒漠、流沙占据,到处是荒山秃岭。现在的塞罕坝浩瀚林海,正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效益,造福当地,泽被京津,恩及后世。几代人艰苦创业、科学求实、无私奉献、开拓创新、爱岗敬业的精神被赋予为“塞罕坝精神”。

20240207sanhanba-1.png

学习塞罕坝精神,要做到不畏艰苦,迎难而上。1962年,原林业部从全国24所大中专院校调配了127名毕业生,和河北承德当地242名干部、工人一起,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,向荒原沙地进军。年轻塞罕坝人怀着一腔热血,面对“一穷二白”、茫茫荒原、严寒肆虐,没有一个人退缩,积极开展种植工作,喊出“坝在人在”的口号。为了寻找沙漠上的现存植物,他们徒步跨越无人区,穿行在人迹罕至的荒漠戈壁,危险时常发生。育苗过程更是屡屡遭受打击,失败成了家常便饭,但他们从不放弃,愈挫愈勇。也正是这种不畏艰苦,迎难而上的毅力,才有了今天的浩瀚林海。现在,我们正缺少这种品格,新时代我们也要拥有“坝上人”那种艰苦卓绝的精神,以“功成不必在我”的品格艰苦奋斗、攻坚克难。

学习塞罕坝精神,要做到科学求实,勇于创新。沙漠变绿洲、荒原变林海自古以来就是一件充满奇迹的事情。塞罕坝林场正是在技术人员以科学求实为指导,专心科研,在失败中进步,在进步中创新,在创新中成功所创造的奇迹。学习塞罕坝精神,就要科学求实,大胆探索,勇于创新,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发展,只是改掉以前不合理的方法。古人说“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”,而我们现在说“改革永远在路上”,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目标,是为了更好地发展。

学习塞罕坝精神,要做到无私奉献,爱岗敬业。塞罕坝林场老职工陈彦娴说,“选择塞罕坝,我无怨无悔”。一代代林场干部职工艰苦奋斗、拼搏奉献,几十年如一日献身塞罕坝,永远以“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”的情怀钉在岗位上,这也正是很多年轻“打工人”所缺少的。爱岗是一种态度,敬业是一种精神,“干一行、爱一行、精一行”,是对工作最好的敬礼。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,每一个人都是关键岗位,社会主义建设的浪潮中,每一个人都要当“坝上人”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2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

    暂无评论内容